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预测未来的最佳方式就是创造未来访广东财经大 

来源: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12

要做“中国数谷”,贵州必须有“骨”:一是必须有一批骨干企业做支撑,脊梁骨不挺、不硬,大数据贵州就很难走远;二是要有独特的风骨,为中国从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提供“数字驱动”的贵州样本、贵州路径。

经过五年多的实践和努力,大数据这棵“智慧树”,在贵州从“无中生有”到“令人惊叹”。外界对贵州发展大数据有何看法?贵州与全球信息中心的差距在哪儿?在走向“中国数谷”的路上还应注意哪些事项?请看本刊专访。

天时 地利 人和

当代贵州:2013年开始,贵州立足于“大数据是一种资源、一种技术、一种产业,更是一个时代”的战略判断,开始深耕大数据“蓝海”。作为一个长期在外工作的贵州人,您对贵州近年来发展大数据有何看法?

龙建刚:我一直很关注贵州大数据建设。以前外省朋友谈到贵州,最熟悉的无非三样:黄果树瀑布、茅台酒、老干妈。现在说到贵州就想起大数据,或者说谈起大数据就想起贵州,说明外界对贵州的大数据发展是非常认可的。

现在国外也把大数据视为贵州的一张名片,比如美国CNN最近就把贵州列为中国最有前途的旅游目的地,给出9个理由中,其中一个——贵州是中国的大数据中心。美国人之所以关注到贵州的大数据,我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应该是与美国科技巨头苹果公司把在中国的第一个数据中心设在贵州有关。

当代贵州:习近平总书记说,“贵州发展大数据确实有道理”。您如何理解其中的“理”?

龙建刚:我以为是天时地利人和。

所谓天时,是世界走进了大数据时代。大数据作为一个时代、一项技术、一种挑战,已经走进并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大数据正在掀起一场革命,数据生产力的作用越来越巨大。

而地利是贵州的最大底气:冬暖夏凉的气候让数据中心运行耗电量减少、清洁的空气有效提升服务器寿命和稳定性、水火互济的电力结构和电价低廉等,为大数据运行节约大量成本;多山洞的喀斯特地貌,地质结构稳定,是理想的数据灾备中心……

再谈人和,从2013年至今,贵州省委三届班子,以钉钉子的精神,一任接着一任干,将大数据的发展蓝图一绘到底。这样的接力赛,让贵州跑出几个全国第一:获批中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出台全国首个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和意见;建成中国首个省级政府数据集聚、共享、开放的系统平台;设立全球首个大数据交易所;挂牌运行中国首个国家大数据工程实验室……

从一张白纸到大数据高地,不得不说,这是当代贵州的传奇之一。

贵州与班加罗尔

当代贵州:您多次到访印度班加罗尔,有什么样的印象?

龙建刚:班加罗尔位于德干高原、是海拔900多米的丘陵脊顶上的城市,在炎热的印度堪称难得的福地:气候宜人、四季如春,可以说是印度版的“爽爽的贵阳”。

班加罗尔是印度的硅谷,全球第五大信息科技中心。班加罗尔之所以成为印度创新的策源地,首先因为它是一座“科学城”: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印度负责火箭和卫星空间研究的国防研究发展组织、印度科学研究组织、国家航空实验室、印度斯坦飞机制造公司等一批国字头的高科技研究机构在班加罗尔安营扎寨,形成了以空间技术、电器和通讯设备、飞机制造、机床、汽车等产业为龙头的一批产业,逐步奠定了班市雄厚的科研基础,成为印度有名的科学城;其次,它是一座“大学城”: 班加罗尔所在的卡邦共有工程学院125所,在数量上居印度首位,云集着如印度理工学院、印度管理学院、国家高级研究学院和印度信息技术学院等许多名牌大学,源源不断地对外输送大量的IT人才。

贵州的价值在于为中国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提供“数据驱动”的贵州样本、贵州路径。图为广东财经大学区域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龙建刚。(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汪枭枭/摄)

当代贵州:与班加罗尔相比,贵州的差距何在?

龙建刚:大数据贵州有两个重要的节点和目标:一是贵安新区要在2022年建成全国最大的数据中心集群;二是贵阳要在2020年建成全国领先的大数据技术创新与应用服务示范基地和产业集聚发展的“中国数谷”。但与班加罗尔相比,差距确实很明显,比如目前部分国内外知名大数据企业虽然已落地贵州或在贵州建立分公司,但或以开拓市场为主,或以建设数据中心(备份中心)为主,项目影响力有限,很多大公司在贵州未布局研发团队、未建区域性总部。

上一篇:道路更新提升上海城市品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