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全民健身是新时代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大众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重要途径,是广大市民基本生活方式的重要部分,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为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提高市民高品质生活,到2025年基本建成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助力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上海市政府于2020年10月17日制定了 《上海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建设纲要》[1],将“建设人人运动、人人健康的活力之城”作为主要任务之一,旨在推进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构建与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和健康上海相适应的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成国际知名、全国领先、上海特色的全民健身活力城市。
1 上海全民健身工作的成效
自1995年6月20日国务院发布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上海市政府和体育主管部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以市民需求为导向,不仅基本满足了市民不断增长的多元化体育健身需求,而且领全国之先,在不同时期都贡献了全民健身的上海经验。
1.1 贡献上海经验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上海行动迅速,于1995年11月3日在全国率先发布《上海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并成立“上海市全民健身领导小组”,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开展。1997年,上海社区健身设施建设工作启动,原上海市体委在长风公园建造了全市第一个社区健身苑,并于1998年起被列入市政府实事工程,由此拉开了上海社区健身设施建设的大幕,也掀起了我国社区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大潮。1998年全国省区市体委群体处长会议,总结上海全民健身工作经验,提出了“建群众身边的场地,抓群众身边的组织,搞群众身边的活动”的“三边工程”,对我国全民健身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2001年3月1日,上海在全国第一个实施全民健身地方性法规——《上海市市民体育健身条例》,引领我国全民健身的法制化建设。2002年1月10日,上海发布首个《上海市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公布每五年一次的上海市民体质监测结果,开启地方发布《国民体质监测公报》的先河。
2004年5月,市政府发布《上海市全民健身发展纲要(2004年—2010年)》,积极推进体育生活化、科学化、信息化、法治化,进一步提升上海全民健身水平,建立了亲民、便民、利民的体育服务保障体系,促进全民健身与本市文明建设、健康城市建设的有机结合,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体育需求[2]。
2011年1月,市政府发布上海全民健身“十二五”发展规划,即《上海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大力推进天天运动、人人健康的“全民健身365”计划,公共体育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市民健身意识显著增强。初步建立与上海城市发展水平相协调的覆盖城乡、组织完善、设施齐全、活动丰富、指导有力的基本满足广大市民体育健身需求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在“十三五”时期,更是向全国贡献了“坚持大体育观,完善全民健身协同机制”“坚持开放办赛,鼓励社会参与”“体育信息化助力智慧健身发展”和“区块链+全民健身应用”等全民健身工作经验。
1.2 实施效果显著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统一要求,2020年3月开展了《上海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实施效果评估,结果显示:“十三五”期间,上海全民健身工作成效显著。体育健身环境不断优化,政策与经费保障坚实有力,体育健身设施更加完善,体育健身组织活力持续增强,体育赛事活动蓬勃开展,健身指导惠及更多市民,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城乡全覆盖,全民健身发展水平持续提升。上海市民的体质达标率(97.9%)和人均期望寿命(83.63 岁)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融合发展,助力实现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为建设健康上海和全球著名体育城市作出了积极贡献。
截至2019年底,上海累计建成各类市民健身步道(绿道)、骑行道总长度1680 km,建成市民益智健身苑点 个、市民球场2694 片、市民健身步道(绿道)1565 条、社区市民健身中心98 个、市民游泳池37 个、市民健身房186 个[3]。市政府将社区体育设施纳入年度实事项目,通过“体绿结合”推进公园、绿地等嵌入式体育设施建设,并在黄浦江、苏州河两岸贯通开放过程中,同步建设漫步道、跑步道、骑行道等健身设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从2013年底的1.72 m2增加到2019年底的2.38 m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为43.7%,社会体育指导员占本市常住人口比例为2.5‰,万人拥有体育健身组织22.2 个,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惠及广大市民。坚持开放办赛,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参与办赛,创新举办市民运动会、城市业余联赛等全民健身品牌赛事活动,构建适合普通市民参与的赛事活动体系,满足不同人群的健身需求。
上一篇:计时人生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