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1921年,上海商科大学(今上海财经大学)设普通商业、银行理财、会计、国际贸易、工商管理、交通运输和保险七个系。其中保险系也规划了较为完备的课程,具体有国文、英文、商业经济、货币及银行、商业组织、商业理财、商业簿记、广告学、保险学、生命保险、财产保险、商法、金融机关、高等商用数学、统计学、投资学等。但由于各种原因最终没有招生。因此,保险系直到25年后才有真正的首届学生。
1946年,国立上海商学院(今上海财经大学,下同)复员时,除了恢复原有四系外,“教育部因应我国新兴事业之急切需要”,增设统计、保险和合作三学系。其中,保险系、合作系均为我国高等院校中最早设立的专业系科。7月28日,学校聘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吴道坤为总务主任兼保险学系主任。招生信息发布后,许多学生踊跃报名。当时的考试科目有公民、国文、英文、数学、史地、理化。9月20日,录取名单揭晓,保险系新生共34人,即蒋志铮、谢福良、臧璟龄、朱止一、龙碧霞、陆始明、叶公孟、沈麟瑞、黄惠龙、李可夫、曹斌、王超、钱士徵、陈大为、吴其莹、陆怡慈、万仁宇、夏钟文、金志鸣、徐英俊、王愉英、周建中、严荣升、叶继霈、盛韻如、张康凡、杨翠华、陈永辉、宋行畅、庄澈、华钟屿、蒋岗、陈珠琴、王本华。
时局变化之际,新生迟至11月才入学。由于一些学生未报到,以及休学或退学等原因,根据1947年国立上海商学院《院务月刊》(第一卷第一期)的记载,保险系学生有25人,即蒋志铮、龙碧霞、严志钊、万仁宇、叶继霈、华钟屿、姚学乾、谢福良、陆始明、王超、徐英俊、盛韻如、蒋岗、臧璟龄、沈麟瑞、吴其莹、王愉英、张康凡、陈珠琴、朱止一、李可夫、陆怡慈、周建中、庄澈、王本华。其中,严志钊为备取生;姚学乾从光华附中毕业后,经由上海临时大学先修班保送入读。后来,有些同学中途辍学、转入其他系科或被强制退学,如吴其莹、沈麟瑞、盛韻如转入银行系,王愉英、陈珠琴、王本华转入会计系,李可夫转入合作系,陆始明转入工商管理系,徐英俊的地下党员身份曝光后被开除。
图1 国立上海商学院保险系首届毕业生合影(1950年,张传琮校友捐赠)后排左起:华钟屿、张康凡、蒋 岗、谢福良、严志钊前排左起:姚学乾、龙碧霞、蒋志铮、周建中、叶继霈
吴道坤在《本院创设保险学系之旨趣与使命》一文中开宗明义道:“本院创设保险系的旨趣与使命,以应学术研究而创设;以应本院整个使命而创设;以应社会需要而创设。”同时,他指出了开设保险系的三重意义:“保险研究创导人类互助,其应用、范围和内容已足可独立成系;以实验示范、加强研究配合国内唯一的独立商学院之使命;培养保险人才满足社会需要。”
1949年上海解放后,学校由军管会接管,吴道坤以代院长身份办理移交手续辞职,关可贵接替为第二任保险系主任。1950年6月,保险系十位毕业生在中州路102号校园一隅拍照留念。
“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的教学模式
保险系在人才培养与师资队伍建设上,积极借鉴学习先进的经验,具体可以概括为“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的培养理念。在课程设置上着重语文、英语、数学等基础学科的学习,学习商业史以了解商海浮沉,学习经济地理让人了解区域发展与运行,学习社会学让人熟悉风土人情,学习法学通论让人懂法守纪,学习珠算让人记账明晰。
随着年级的增高,保险专业课程日益增多。主要课程如下:
基础课程:中国语文、英文、数学、会计学、经济学等;
通识课程:商业史、经济地理、法学通论、社会学、社会发展史、政治经济学、珠算等;
专业课程:保险学、意外责任保险、保险法、产物保险实务、海上保险学、农业保险、社会保险、再保险、保险会计、公估学、保险组织与管理、保险数学、保险问题、人寿保险实务、船舶保险等。
据蒋岗校友在《我国设立保险学系的唯一大学——国立上海商学院》所述,授课老师多为我国保险界知名学者,首任系主任吴道坤先生教保险学、商业心理、人寿保险学、火灾保险学、农业保险。第二任系主任关可贵在我国保险机关服务近二十年,曾在暨南、复旦、沪江、大夏等大学教授保险学,不遗余力地提倡和推进我国保险教育的发展,对学生循循教导,深得同学们的爱戴。兼任教授王效文先生为我国保险法学权威,曾任太平保险公司法律顾问,同时在上海各大学执教,承担保险法课程。兼任教授唐雄俊为民办分保交换处(1949年7月20日成立,由47家民营保险公司联合组建的再保险机构)副秘书长,讲授再保险学,对再保险与海上保险有深入研究。王槐声副教授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专门研究意外责任保险,在太平洋保险公司主持意外保险部之工作,讲授意外责任保险及保险会计。兼任讲师潘永春先生为我国保险界著名的公估学专家,主讲公估学。兼任讲师林绳佑先生研究人身保险学很有心得,负责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人保”)华东区公司人身保险科工作,负责社会保险课程。
上一篇:探索推进绿色消费的理性和情感路径记浙江财经
下一篇:没有了